


電廠防腐介紹到的水性環氧涂料
水性環氧防腐蝕涂料的研究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代水性環氧體系直接用乳化劑進行乳化,主要以聚乙烯醇為乳化劑,并開始研究用多酰多胺與環氧化合物的加成物、聚乙氧撐醚等作為乳化劑。
第二代水性環氧體系是采用含環氧基的水溶性固化劑乳化油溶性環氧樹脂,并出現自乳化型環氧樹脂。第三代水性環氧體系是由美國殼牌經多年研發成功的,這一體系的環氧樹脂和固化劑都接上了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由其配制涂料的性能指標可達到或超過溶劑型涂料。
我國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水性環氧防腐蝕涂料進行了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宋蓓蓓等人用超支化樹枝狀聚酯BoltornTMH20(B-OH)與乙酰乙酸叔丁酯(t-BAA)進行酯交換反應,制備成乙酰乙酸封端的B-OH,使得BBA的乙酰乙酸基的亞甲基發生接枝共聚反應,合成了以BBA為核的超支化聚合物,使涂膜具有更高的交聯度、更高的玻璃化溫度、更好的熱穩定性,從而使涂料具有優異的防腐性。
燕山大學等人用自乳化法制備了丙烯酸酯改性水性環氧樹脂,漆膜的致密性好,防腐蝕性、耐候性、耐水性和拉伸強度都比未改性的有顯著提高,并已經開始用于石油化工、冶金、五金交電、汽車、船舶等領域的防腐。